想得多記得少

手腳太慢生活太快遺失那麼多

Sunday, January 08, 2012

喬布斯傳,好看

早前Steve Jobs傳記(台譯賈伯斯傳,大陸譯喬布斯傳,我雖看台灣版,但叫慣了喬布斯,本文中仍叫喬布斯)開售,書店中總見厚厚一堆書封面上的Steve Jobs向人瞪眼。自忖除了死硬fans,這樣厚如磚頭的一本書,誰會拿起來看呢?

有一天,在書店的我好奇拿起了這書,啊,原來不是密麻麻的字,版面設計讓人讀得挺舒服的。文筆平白,但敘的事件引人入勝。結果我也把磚頭捧回家,花了一星期,讀完了近800頁的大書。這是2011年最好看的一本書(2011年看書也不多)。

書中提到一個情節,iPhone 4 因為設計問題,接收訊號差,容易斷線,引起不少用家不滿。喬布斯親自領軍處理危機,他更把讀高中的兒子叫來身邊,要兒子全程跟著他。他對兒子說:「你在這兩天學到的東西,將勝過在商學院念兩年。你可以看看全世界最棒的人才,碰到難纏問題如何做決策。」

我絕不懷疑喬布斯的話,我想不少讀者如我,必定對那兩天開的會議有無盡的幻想。不過,即使沒喬布斯兒子的福氣,我們也可讀一讀這本包羅無數大小喬布斯故事的書籍;800頁的書,任誰都可從中讀出一點啟發,分分鐘抵得上商學院幾個學分。

大書如此,難以評論,只可以零散地說一些感覺。

現實扭曲力場

話說喬布斯天生是個charismatic leader, 講的道理天下無敵,他現身之時,憑三寸不爛之舌,彷彿現實都可以改變,故此產生扭曲現實的效用,共事者稱之為現實扭曲力場。在他口中,雛型技術突然變成可應用的技術,生產日程可以突然加快,甚至世界歷史也可以隨意扭曲。喬布斯成功地利用現實扭曲力場激發手下團隊不斷超越,生產出最出色的產品。我想,但凡charismatic leaders 都能夠產生現實扭曲力場,不讓喬布斯專美,不過本書列舉諸般例子顯示喬布斯怎樣發功,也許會普及這種技倆的應用(如此就慘了,世上哪有那麼多喬布斯)。

不過,現實扭曲力場也可能害死了喬布斯。2003年他發覺了胰臟癌,他的現實扭曲力場可能發揮了作用,因為他完全忽視自己不想面對的事。他拖延了9個月,只採取另類療法(主要是食療),最後發覺腫瘤變大了,才決定開刀,可惜癌細胞己擴散了。

我2005年時讀他的史丹福大學畢業典禮致辭,還真相信了他說自己的胰臟癌已用手術治好,已經康復了。現實扭曲力場騙了全世界。

 

聚焦

蘋果是非常重視創意的公司,每年產生的點子想必多不勝數。不過,書中的喬布斯極為強調聚焦--即使點子多,也要專注行事。他在1997年重回蘋果時,大刀闊斧把七成的Macintoch機型或蘋果產品給削掉。他解釋蘋果以後的工作方向,就是一個矩陣,縱列是「一般消費者」和「專業人士」;橫行是「桌上型電腦」和「可攜式電腦」。蘋果只是在四個領域各製造一種偉大的產品。(其後專業桌上型電腦是Power Macintosh G3, 專業可攜式電腦是 PowerBook G3; 消費型桌上電腦是 iMac, 可攜式電腦是 iBook)

喬布斯每年邀請100個最有價值的員工到渡假會議,他會詢問100人蘋果下一年該做哪十件事情。一番爭議後決定了哪十項事情後,喬布斯一筆劃掉後面七項,宣佈:我們只能做三件事。

聚焦也許是蘋果極為重要的成功之道。蘋果推出的產品不算多,但幾乎每一件都是話題之作。我不禁想起商店中無數的數碼相機和無線電話型號,廠家例如Sony 或是 Samsung,究竟它們曾推出了多少款相機和無線電話呢?它們的開發團隊多半精力分散,許多產品都不是深思熟慮之作。它們不斷捕捉消費者口味,卻難以創造出領導消費者的產品。

Google雖是喬布斯的敵人(想想Android),但當喬布斯日子不多了,Google 創辦人Larry Page想去探喬布斯的時候,喬布斯也是允許了。Page來的理由是想請教喬布斯如何當好的CEO。喬布斯給他的意見是:

我主要強調的還是聚焦……必須好好想一想:Google 成長之後的目標是什麼。當然,目標可能有很多個,但你想要全力投入的是哪五種產品?你必須把其他幾種產品全部砍掉,才不被拖垮。這些不必要的產品會把你變成另一個微軟,或是做出符合需求,但稱不上卓越的產品。

不知道Google可有聽喬布斯的話?

散步

喬布斯非常喜歡散步,許多重要的商業談話都在散步時進行。他找百事的史考利入蘋果當總裁,就在長長的散步中一邊走一邊談。他又不時和親近的朋友與下屬在散步時交換訊息和分享感受。喬布斯想和誰私底下談一談,就會散步。看來,喬布斯的朋友一定不會是大胖子。我很好奇,其他企業的掌舵人會這樣作嗎?香港的又怎樣,他們會走在路上談天嗎?

 

書中喬布斯常常哭,央求別人時哭,和人吵架時哭。例如蘋果初創立時,他要求蘋果另一位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離開原來工作的惠普,全力投入蘋果,便到沃茲尼克的家,苦苦相勸,其間大喊大叫,淚流滿面。幾頁書後蘋果公司成立,喬布斯要求自己的員工編號是1,可是1號已給了沃茲尼克,他又氣得哭了,結果喬布斯拿了0號。一頁之後,喬布斯認為蘋果的保用期應是一年,比其他的電腦公司都要長(其他的是90天),結果和當時的總裁史考特吵起來,更淚如泉湧。

擁有現實扭曲力場的喬布斯居然經常哭,如果他不是充滿機心(似乎不是),他就是很有真性情。

 

禪、素食

喬布斯是修禪的,更到過印度尋求人生意義。不過喬布斯修什麼禪書中卻語焉不詳(他的禪修老師是乙川弘文)。修禪如何影響喬布斯看世界?最明顯的可能是喬布斯追求的簡約。

看到書中喬布斯1982年的家中圖片的人都會大吃一驚,怎麼「家徒四壁」?1982年蘋果已經上市,喬布斯是億萬富豪,他家的廳中居然只放了一盞地燈、一套音響、一些唱片、以及一張地蓆。喬布斯不是過儉樸生活,他只是追求完美,不夠完美的物件進不了他的大門,他寧願空空如也。這是他生活中的簡約主義。

喬布斯的大廳(攝於1982年)

誠然,喬布斯每年在蘋果發佈會上的簡約powerpoint presentation 是所有追求出色報告技巧的人不可不學的,而簡約原則更重要是貫徹在蘋果的產品上。蘋果的產品幾沒有多餘的按鈕(甚至給人抱怨太少按鈕)。ipod, iphone 和ipad都沒有手寫筆,因為喬布斯相信我們天生已有十根筆,就是十隻手指,那是世上最好的觸摸設備(所以他也要蘋果原本開發的PDA Newton 停產,因為Newton需用上手寫筆)。

如果喬布斯知道自己下了無數心血,講究外殼工藝以至物料設計的iphone在香港給用家套上祖國出品厚厚的膠製護套時,恐怕死了也嘔血數升。

可能由於禪修,可能由於新世紀主義運動的影響,喬布斯也素食,更是偏食地素食,例如一星期只吃蘋果,又定期禁食。書中常出現喬布斯素食的段落。也許這是喬布斯喜歡散步談公事的原因--哪有人在素食店談公事呢(沒酒沒肉)?不過喬布斯也吃魚生,他更認為魚生是素食。反正喬布斯不是因為不殺生而吃素(起碼書中沒提過),素食只是定義而已,在喬布斯此等人生命中,哪有不能打破的規則(即使他師傅乙川弘文,是和尚也有結婚)。

 

配角

喬布斯傳中當然喬布斯是主角,但有無數配角都令人很感興趣,只可惜鎂光燈只聚焦在喬布斯一人身上,不少人只在喬布斯生命中某時刻出現,讀者難以知道他們的人生實在過得怎樣。

最引起我好奇的是最初創立蘋果時除喬布斯和沃茲尼克的第三個合夥人,一個在雅達利公司工作的繪圖員--韋恩。韋恩曾創業,但是失敗了,喬布斯在雅達利工作時很喜歡和韋恩談天。韋恩更協助勸服沃茲尼克加入蘋果。韋恩真是何其幸運,竟認識了個人電腦發展史上的兩個奇才。可是,蘋果成立後,韋恩見到喬布斯計劃去借更多錢來應付更大的開支,讓他想起當年生意失敗的經驗,於是便退縮了。只合夥了十一天他要求退出,他佔的10%股權,取回2300美元。

如果韋恩沒退出,他的股票市值在2010年底達26億美元。現在的韋恩,住在小房子裡,靠社會救濟金過日子。今天他說不後悔,因為那時他自知斤兩不夠,不敢和喬布斯和沃茲尼克闖天下。他真是不後悔嗎?韋恩退出蘋果後幹過什麼?他曾是喬布斯的好友,這些日子還有沒有交往?人生的軌跡竟會如此相異,很可惜不可能有人會為韋恩立傳,他畢生只在讀者眼中成為小配角。

另一個給我很深印象的人物是馬庫拉,最早看到蘋果潛質的百萬富翁。馬庫拉是位行銷高手,也把行銷的技巧傳授給喬布斯。他曾在一張紙寫上「蘋果的行銷哲學」,特別強調三點:

第一點是同理心,也就是要能靈敏的察覺消費者的感受。「我們要比其他公司,更了解消費者的要求。」第二點是有焦點……以壯士斷腕的精神,割捨其他不那麼重要的東西。第三點馬庫拉稱之為「聯想」。也就是一家公司或其產品傳達給消費者的感覺,會讓消費者聯想到該公司或產品。……就像書的封面設計好壞與否,會影響買書人對書的評價。

犀利,這三點不就是蘋果一直以來奉行的方針嗎?原來是喬布斯向馬庫拉學來的。可是其後由於馬庫拉支持史考利攆走喬布斯,所以睚眥必報的喬布斯回朝後,也把馬庫拉趕離董事會,也沒戲了。想來馬庫拉此人必然有料得很,可惜沒見其他地方談過此人物。

本書中還有許多如此的大小角色,有的出場時間多一些,有一些一晃而過,縱使自我中心如喬布斯,他的生命也交織著無數人物,勾起我這等讀者對配角們的無盡好奇。


本書作者很幸運,可以在傳紀主人還在生時訪問他和身邊的人,所以書中的素材很是豐富,而不是只是整理故紙堆。但是很可惜,我覺得本書最不理想的,是作者沒有深入探討喬布斯此人的人文和科技視野由什麼建立起來。固然作者很細心說喬布斯的成長經歷,但是喬布斯究竟看什麼書,相信什麼理論,甚至有什麼社會政治見解,作者談的就不多了。作者花了不少篇幅談喬布斯iPod中收藏了什麼歌曲,但是沒有談一談他書櫃中放著什麼書--喬布斯有書櫃嗎?作者沒提過--只在某處談及喬布斯的iPad2中放了什麼:三部電影:波蘭斯基的「唐人街」、叛諜追擊第三集(Bourne Ultimatum)以及Toy Story 3。書嘛,就是他從青少年開始每年看一次的《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如果想從本書獲得如何成為喬布斯的秘密,肯定徒勞。

也許,喬布斯真是生出如此的,旁人學也不易。不過,喬布斯的做事的積極態度倒是絕對可以借鏡的,正如他批評奧巴馬:「奧巴馬總統是個聰明人,但他一直解釋為什麼政府做不到,實在讓人生氣。」不要解釋自己為什麼做不到,把做不到的做到了,這就是喬布斯。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