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多記得少

手腳太慢生活太快遺失那麼多

Saturday, August 05, 2006

胡適和《清江引》

第一次上梅韾, 看見一本名叫"水流花靜"的書靜靜擱在桌子上, 沒見作者姓名, 只是副題吸引了我--"科學與詩的對話"。其實不算對題, 因作者童元方文科出身, 科學的知識不多, 只多引述科學家名者或其軼事, 叫"詩與科學的嘗試對話"才差不多。作者是文學人, 對詩的觸角很強, 散文寫來清麗流暢, 網上見到評論她的書--秋水文章不染塵, 很是好評。

書中多篇文章都很好看, 寫胡適的一篇特別吸引我。近年很喜歡讀有關胡適的東西, 文中談到曹誠英, 竟是從不知/沒留意的名字, 想不到胡適尚有這樣一個情人。曹是胡適三嫂的妹妹, 小胡適11歲。胡結婚時, 她曾當伴娘。 1923年,胡適到杭州棲霞洞(很引人遐思的地名)休養,曹也在杭州, 二人相伴同遊交往, 過了幾個月溫馨的日子。一別以後, 再沒有相聚的機會。

童的文章先提到這一首「詩」(原文如此):

若還與他相見時, 道個真傳示: 不是不修書, 不是無才思, 繞清江 ,買不得,天樣紙!

貫酸齋的清江引,

寫給 充和 漢思 

適之。

這是有人在南京市文物市場買得巴掌大一紙上寫的胡適「手跡」。文中充和是張充和,民國才女之一,嫁與德裔漢學家傳漢思。據童元方的猜想,曹誠英1931年到美國留學(學農),胡適不絕思念,故寫了一詩寄與美國的充和與漢思,讓她們轉交誠英。換而言之,這是封情書。

《清江引》寫得很精巧傳情,網上查一查,這哪裡是詩,這是元曲,維人貫雲石所作,童元方幾乎誤導我是胡適所作。

網上再找多一些資料,所謂胡適《清江引》「手跡」,原是赝品(詳情看此有另一篇內容一樣的,更有胡適和張充和真跡),真跡寫於1956年,和曹誠英毫無關係。

童元方這篇文章真是誤導得很,反過來也反映互聯網的犀利。不過,由該篇文章令人多識元曲《清江引》、胡適的情人曹誠英、張家四姊妹中的張充和,不無收獲。

伸延閱讀:

有關曹誠英:胡適與曹誠英

有關張充和:一曲微茫渡此生--張充和印象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